原来你是这样的介休,古代建筑琉璃的前世今生

2025-05-12 04:12:20

但在山西,古代琉璃保存之完整,内容之丰富,历史之悠久,在全国可是独一份。

山西琉璃是中国琉璃的集大成者,而介休琉璃是其中的佼佼者。

介休建筑琉璃烧制历史久远,价值颇高,被誉为“中国建筑琉璃之乡”。

为何介休的建筑琉璃做出了名堂?这还要从琉璃的制作说起。

曾经显赫一时的唐代九大名窑之一的洪山窑,是介休古琉璃的主要产地。

大多名窑,都得益于优越的地理条件:一个是土,一个是水。洪山镇地区的粘土性能好,根据耐温高低,各种等级的都可以找到。

洪山泉的水资源特别丰富,当地人利用地理优势发明了水磨,在唐代形成了廉价的动力,也助推了琉璃的发展。

介休琉璃烧制技艺起源定格于唐代之前,作为发源地之一,介休琉璃历经千年。

代代有佳作,相承不衰。介休境内保存着11处全国文保单位,后土庙、五岳庙、城隍庙、东岳庙、祆神楼,步行可达的古城区域内,遍布了这些琉璃装饰的建筑群,展示了介休琉璃的厚重底蕴。

介休琉璃在明代达到生产和运用高峰。伴随工匠外迁,介休琉璃的技艺也辐射至全国。

北京故宫、西安古建、长沙园林、沈阳故宫,至今仍保留着介休琉璃的珍品。

介休博物馆

了解介休建筑琉璃的最佳入口

和山西省内的山西博物院,运城博物馆相比,介休博物馆体量小,展陈简单。

但地下一层的琉璃展,是了解介休琉璃最好的入门。

对介休琉璃完全没有知识储备的人,在这里可以迅速补充琉璃的各种知识;而已经欣赏过介休古建筑和琉璃之美的人,到这里又可以重续经典。

博物馆的镇馆之宝,有一尊可爱的脊兽獬豸琉璃雕塑。这款萌哒哒的脊兽也被做成了文创产品,被喜欢的人带回家。

另外还有一个镇馆之宝,是2米高的三龙鸱吻。

建筑的鸱吻都是高高在上,很少有机会可以近距离平视。近在眼前的鸱吻身形高大,龙体颜色丰富艳丽活灵活现。

因为看过这里的鸱吻,后续在欣赏介休各处文保建筑时,也关注到了不同屋顶鸱吻的差别。

展陈中,建筑琉璃部件一一拆解陈列在眼前,让人不停地感叹,太美了。

精致的博风葡萄,活灵活现的龙爪,精美的花朵,如此近距离欣赏,是一场沉浸式感官冲击。

这种感受持续在山西访古的整个过程中:视觉上被震撼,激发观者去了解其背景,继而被工匠技艺折服,因为敬佩最终产生喜爱,推动在访古的路上不断前行。

后土庙

琉璃艺术博物馆

介休11座全国文保,全与琉璃有关。

如果只能去一处,必须是这座后土庙。后土庙在南朝宋孝武帝年间重修,中线上的三清楼、抱厦、倒座戏楼以及钟鼓楼的组合式建筑群,是全庙内最复杂也最具观赏性的部分。

三清楼顶上覆盖着黄绿蓝三色琉璃瓦,多组鸱吻和脊刹高低错落,彼此呼应。

周身上下各种木雕、砖雕也都极尽精雕细琢之能事,使得这组楼阁从头至脚处处都可见花卉绽放、游龙翻腾,堂皇华贵的气质难以尽述用文字描述。

祆神楼

我国现存唯一的祆教建筑

距离介休博物馆不远处的祆神楼,是一座神奇的建筑。

首先论背景,这是我国现存唯一的祆教建筑。

最早由介休三贤之一的宋文潞公文彦博为兴起祆神教而建,明代复建改名为三结义庙。

从三贤广场走向祆神楼,最惊讶的是它的位置:街道的正中央。

这是一座集山门、乐楼、过街楼于一体的三重檐十字歇山顶结构建筑。

南侧跨顺城街构成过街楼,北侧由山门与乐楼上下叠构。

高19米,在周围没有其他高建筑的介休古街上,阁楼声势出众。

走到楼阁北侧倒座戏台前,可以更清楚的看到屋顶采用了大量的黄绿色琉璃瓦和装饰。

我喜欢坐在祆神楼前的小广场上看当地人来来往往,当我们在介休citywalk一天之后再次回到这里。

夕阳把楼梯染上了橘色的暖光,下班回家的人来来往往,吃过饭的居民在楼下打球,聊天。介休的古建筑以及琉璃文化就是这里人的生活日常。

五岳庙、城隍庙、关帝庙

北京留存的明清建筑中,多是官式建筑,能用琉璃瓦的,基本也是皇家场所。

到了山西访古,看的多是民间建筑。

在介休,琉璃工艺并不高高在上。这些光彩夺目的琉璃,从古至今都是融于当地人的日常生活的。

介休的不少文保建筑,藏在巷子里。比如五岳庙,现在并入了一座小学校区里。

并不能进去参观,我背靠校门对面的民房,踮起脚尖,仰望五岳庙内高耸的琉璃脊刹。

这是一种饱经沧桑而未加藻饰的原真质朴气息,不经意的一抬头,让人一瞥惊艳的气质。

城隍庙前的广场,是当地大爷们午休后下棋聊天的社交空间。

关帝庙干脆改成了文化大市场,走入小小圆洞门,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。

现在关帝庙只留存崇宁殿。崇宁殿为关帝庙的主体建筑,建造年代不详,清乾隆五十二年(1787)大修。前檐带廊。单檐悬山顶,檐下铺斗拱十二朵,斗拱五铺作,颜色古朴。

殿面用黄、绿、蓝三色琉璃瓦覆盖出菱形图案,鸱吻脊塑高耸,均为琉璃烧造,阳光照射下亮丽醒目。

上方匾额的“乃神乃圣”四个大字,书法非常好看。

大殿大门紧锁,想从洞口窥探,完全不行。

介休的文保,几乎都是免费参观,贴近百姓,贴近生活,让人倍感亲切。

琉璃视界

琉璃烧制技艺工艺繁复,一件成品需要经过十几道制作工序,根据大小制作时间历时半月或者数月。

直租流程包括原料制备,翻模+脱模,手工塑形,修坯,泥坯晾晒,高温素烧,素坯施釉面,低温釉烧等等。

在后土庙西侧,有一个后土文院,这里的院长是介休琉璃协会会长。文院隔壁的琉璃视界,是介休琉璃不断创新,将建筑工艺民间化的推广大本营。

这里可以看到工匠制作琉璃的过程,也可以买到精致小巧的琉璃摆件。

我很喜欢2019年猪年设计的“当康庆丰”摆件;以及2020年鼠年的“金鼠捧珠”挂件。

我们最后选了一款鸱吻摆件带回家当此行的纪念品。

参观tips

介休各景点有午休的习惯,11:30-14:00不开门,注意避开

后土庙可以安排在下午参观,整体庙宇偏东南方向,下午光线照到琉璃屋顶上,流光溢彩

建议带一个小型望远镜,方便观看屋顶建筑细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Posted in 2018世界杯俄罗斯
Copyright © 2088 世界杯历年冠军_世界杯央视 - zhwnj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友情链接